close

一開始會想看這本書

老實說不是因為我聽過乙一這位大師的名字而想拜讀

而是偶然在痞客邦的某次文章分享活動中看到這本書的簡介

覺得書中的女孩與我的想法有很多相似之處

holiday.jpg  

如果能有人瞭解我...這樣的想法其實在我腦海裡盤據了很久

從我小時候 到青春期 直至現在

雖然說身為一個人 誰不想別人了解自己?

若不是想要分享自己的苦與樂

這世界就不會有文章、有繪畫、更不會有音樂了

但這些在我的想法裡 都是人類為了表達自己而產生的溝通媒介

看一本小說 可以從字裡行間裡體會作者的苦思

欣賞一幅圖畫 可以從筆觸感受到畫家當時的情緒

聽一首歌 可以從旋律裡聽到作曲者心裡的吶喊

只是有的人將其化作文字或圖畫或音符罷了

但殘酷的是 真的能從中體會其意涵的又有幾人?

如果那裡面有求救信號 會有人發現嗎?

...

先來分享我覺得與我有共鳴的句子~

首先是第一篇的 “幸福寶貝”

page 40: “就在和雪村、小貓一起生活的日子裡、我的精神世界似乎產生了變化、我甚至有一種錯覺、以為自己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樣、在幸福的天地裡生活、所以才會作了那個幸福的夢、然而睜開眼睛回到現實後、寂寞的惆悵又席捲而來、阿!為什麼我會這樣?以前我為了抑制這樣的想法、曾經敵視、憎恨這個世界、藉以保護自己的內心、然而、現在我為什麼又憧憬幸福呢?”

這段話簡直就是在敘述我目前的心境阿!

現在每天睜開眼睛 就覺得 阿 又將是跟昨天一樣的一天吧?

每天都重複著作一樣的事 枯燥乏味 想要跳脫這樣的生活

卻因身不由己 只好就這樣 像個籠中之鳥 每天渾渾噩噩的活著

想要更充實的生活 想要自由 想要有人真的瞭解我

但這些短期應該實現不了吧

對現在的我來說 那是多麼遙不可及的奢望...

我因為這樣 跟書裡的男主角一樣

敵視著社會 仇視這個國家 討厭這裡的人

任何一個舉動都可以讓我批評到體無完膚

其實我也知道 每件事都有正面與反面

怎麼想那是在於我自己

但是情緒一來的時候 是怎麼也控制不住

我甚至懷疑我情續控管的那條神經已經生鏽、甚至短掉了...

我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我也憧憬幸福 嚮往自由阿!

希望我也可以跟男主角一樣

碰到可以改變自己的雪村及小貓

我不是在逃避 不自己試著改變自己 而是我需要有人在我旁邊提醒我世界的正面

我自己也會努力的!

這跟本文的另一個句子有點類似:

page 66: "我知道媽媽十分孤獨、雖然姓氏改了、卻無法改變內心的想法、他就像一條河裡的魚 被吞沒在這棟大宅院中”

我倒還希望我是河裡的魚 至少比池塘裡的魚好

池塘的景色千篇一律 但順著河流 還可以欣賞不同的風景

如果不能作在天空的小鳥 那是否可以讓我作一條河裡的魚?

...

另一句我找到有我內心想法影子的是這段:

page 104: “對他而言、寂靜無聲才是最自然的狀態、一語不發的時刻才是真正的放鬆、他的安靜就像是一首讓人放鬆的旋律、遠勝過那些古典音樂”

我曾經也認為如此

但後來我發現 長時間的寂靜無聲會讓人精神衰弱

也許我是一個人久了

太長時間以來我都與自己對話

那不是放鬆 而是膩了 是無話可說了

安靜的讓人抓狂

這樣說也許會顯得我很怪

但我需要吵雜 需要人氣 需要活力

與人相處也許不容易但是從那摩擦裡

我可以學習成長 可以改變

但是如果一直都處在相同的模式裡

腦細胞只會漸漸衰老死掉

所以我寧願身處人潮中 也不要被自己單一的想法淹沒

...

這段話讓我感動:

page 178: "奈緒說不定會去公司上班、第一次上班的時候說不定會穿套裝、然後就是找到一個可靠的丈夫、那時我一定長出很多白髮、成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他還會時常抱著孩子回家、說不定我看到孫子的臉、由於太開心、就嚥氣歸西了、我把他養大、並不是出於什麼義務、只是出於那種常見的、一般人都會有的感情”

其實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吧

單純的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幸福的生活

無私的奉獻自己

沒有心機更沒有企圖

只要孩子好 自己就好了

讀完這段話我有點想哭的衝動

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的跟爸媽表達我愛他們的想法

那是因為我覺得有點肉麻拉

但是在生活中又常常因為芝麻綠豆事與他們大小聲

想想我真是個任性的小孩

老是說我已經長大了 但是在它們的面前 我又常孩子氣

自我反省一下~現在開始要每天都對他們更好

讓他們從我的一舉一動裡感受到我那說不出口的愛

...

最後想分享的一段是:

page 183: "人是會要求回報的、你若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東西 那就得先為我做件事:你想要這個戒指的話 就要用項練來交換 想要保住性命的話 就要用機密情報來交換 想要回女兒的話 就用三千萬來交換 戀愛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常期望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

一直以來人都是自私的動物

對陌生的人(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的家人)不願意被占便宜 更不會無私的付出

對別人好的背後總有動機

想著那人會怎麼提供回報 而且那回報是不是等值於自己的付出

每天都在工於心計

其實像我的周圍就有這種人

明明是認識的人 卻比陌生人還陌生

最誇張的是 他會執著於一句謝謝

為的是對我說“不客氣”

那是扭曲的幫忙

老實說我也就不需要他幫我這個忙了

以致於我現在完全不敢勞駕於他

見面也都虛偽應付

深怕他又擅作主張的“幫”我什麼 而我得回報他些什麼

但當她有求於人時 有不覺得感激 (當然我不需要他的感激拉 這樣只會讓我也變得跟他一樣)

只覺得理所當然

對付這樣的人 我只能說

不要太認真囉! 認真你就輸了!

...

總結來說

失蹤Holiday 是一本關於考驗人性的書

身邊你覺得有敵意的人 往往是那個最愛你 最在乎你的人

因為他們滿出來的愛 你都視為理所當然

而有些對你甜言蜜語的人 常是不懷好意而靠近

可惜的是 身為人類 血肉之軀 常會被虛偽所蒙騙

 

當我讀到一半的時候 也就是奈緒遲遲等不到後母出現在他房間的時候

我就有猜想 那個進他房裡的人搞不好就是邦子

而讀到最後 邦子告訴奈緒他與他男友策劃了一切的時候

表面上似乎沒什麼 好像是邦子順水推舟的應著奈緒的想法“綁架”了奈緒

但是越後面我越想

也許邦子從一開始就有這個企圖?

一開始就不甘心奈緒過得比他好

憑什麼他可以是大小姐而他就只能作一個僕人?

能夠瞞著奈緒改變他信的內容 切斷電話

這些都需要一些心機吧?

那一開始 傻傻的邦子就其實不存在

而是一連串的陰謀

我想即使奈緒自己不出綁架這個點子

邦子也會作些什麼來滿足自己與奈緒的落差感吧?

這本書讓我想了許多 也讓我回想起看懸疑推理書的那種緊張感

兩篇故事都很好 第一篇溫馨 第二篇帶著些許黑色幽默 夾雜對人性的啓發

不要隨便考驗人 至少要用對方法

不然最後也許會傷害到愛你的人 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raJen 的頭像
    DoraJen

    漂浮藍天

    Dora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